親密時刻飄異味!30歲女被新對象「聞出」大腸癌二期
最近Dcard熱議的真人真事讓人嚇壞!有女網友分享,和曖昧對象第一次滾床單後,對方竟委婉建議「要不要去檢查腸胃?」追問下才知道,親熱時房間瀰漫「像臭水溝混雜腐肉」的怪味,就醫後真的確診大腸癌第二期!
腫瘤爛掉會發臭?醫師解密「親熱偵測法」原理
腸胃科醫師洪暐傑在節目中透露,曾有丈夫發現妻子「私密處變緊」就醫,檢查竟是腸癌腫瘤壓迫陰道。大腸直腸外科鍾雲霓醫師分析,當腫瘤在腸道潰爛時,會產生三種特殊氣味:
- 腐敗蛋白質的刺鼻臭味
- 組織壞死的腥甜味
- 細菌感染的酸餿味
這些味道在密閉空間親熱時特別明顯,要是伴侶有醫護背景或嗅覺敏感,甚至能比患者更早發現問題!
自己聞不到的三大隱形警訊
警訊1:內褲殘留「鐵鏽混合魚腥」味
腫瘤出血混合分泌物時,排泄後擦拭會殘留暗紅色痕跡,內褲可能出現像生鏽金屬混雜魚市場的氣味,但多數人會誤以為是經血或痔瘡。
警訊2:放屁出現「臭雞蛋+爛菜葉」味
正常屁味多是硫化物臭味,當出現腐敗蛋黃的腥臭或廚餘酸敗味,可能是腫瘤表面糜爛。若每天超過20次且味道持續加重就要注意!
警訊3:耳垂突現「燒焦咖啡色」斑塊
中醫師臨床發現,耳廓出現深褐色斑塊或耳垂長出黑色小硬塊,可能反映大腸病變。因為耳朵反射區連結消化系統,這現象患者自己照鏡子也難發現。
家人伴侶必學!3招日常觀察法
- 擁抱時聞後頸:癌細胞代謝物會透過汗腺排出,形成類似悶壞的濕抹布氣味
- 注意如廁時間:突然從固定排便變成「看心情上廁所」,或是馬桶常殘留油亮浮渣
- 檢查衛生紙:糞便帶有透明黏液或像草莓籽的細小血點,都是危險信號
這些人最容易中標!2024最新腸癌高風險群
- 愛吃「焦脆鍋巴」等梅納反應食物
- 每天喝超過500ml含糖手搖飲
- 辦公室久坐超過9小時
- 家族有瘜肉體質遺傳
- 年過40仍維持「能坐就不站」習慣
衛福部最新統計顯示,35-45歲腸癌患者5年激增3成!醫師提醒,與其等政府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,每月1次「黃金10秒觀察法」更有效:沖水前回頭看馬桶,注意糞便有無變細、漂浮油花或異常顏色,早發現真的能救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