🤔類固醇藥膏是毒還是藥?藥師揭開40年臨床真相
最近在藥局最常被問的三大問題:
- 「擦這個會不會有月亮臉啊?」
- 「聽說停用會更嚴重是真的嗎?」
- 「嬰兒濕疹能不能薄擦就好?」
這些問題背後,其實藏著大家對類固醇的三大迷思!今天就讓資深皮膚科藥師帶你全面破解!
🔬身體自帶的「天然類固醇」每天都在工作!
你知道嗎?我們的腎上腺根本就是「類固醇工廠」!每天自動生產「皮質醇」這種荷爾蒙:
- 早上7點準時「開工」分泌
- 幫你調節血壓、血糖
- 遇到壓力時大量分泌(所以又叫壓力荷爾蒙)
- 夜晚分泌量降到最低
當身體發炎時,這種天然類固醇會自動增加分泌量來滅火!但當「火勢太大」時,就需要外援啦!
💊藥膏類固醇分4等級!擦錯部位小心皮膚萎縮
市售類固醇藥膏分超強效→弱效4等級,但你知道不同部位吸收率差40倍嗎?
身體部位 | 吸收率 | 適合強度 |
---|---|---|
眼皮👁️ | 42倍 | 弱效 |
手掌✋ | 0.8倍 | 中強效 |
頭皮💇 | 3.7倍 | 中效 |
常見錯誤用法:
⚠️拿腳底藥膏擦臉頰
⚠️把成人藥膏稀釋給嬰兒用
⚠️混合保養品自行調配
🚨這5種皮膚問題絕對不能擦!
雖然類固醇好用,但遇到這些狀況快住手:
- 傷口流湯(滲組織液)→改用抗生素藥膏
- 黴菌感染(如股癬)→越擦越擴散
- 帶狀皰疹→可能引發神經痛
- 青春痘→會讓粉刺大爆發
- 蚊子叮咬→其實冰敷就夠
💡藥師傳授3招安全使用秘訣
-
「指尖單位」計算法
食指第一指節藥量=可塗抹兩個手掌大面積 -
階梯式停用法
紅疹消退後改為:- 第一週:隔天擦
- 第二週:每三天擦
- 第三週:完全停用
-
黃金修復期保養
停藥後改用燕麥霜+神經醯胺產品重建皮膚屏障
🌧️梅雨季特別注意!台灣氣候加乘效應
台灣年均濕度達80%,使用類固醇藥膏要記得:
- 擦藥後至少等15分鐘再上保濕
- 避免使用密封性藥布貼住患處
- 藥膏管口保持清潔(潮濕易滋生細菌)
下次拿到類固醇藥膏時,記得先做三確認:
1️⃣ 確認有效期限
2️⃣ 確認適用部位
3️⃣ 確認停用時機
只要掌握正確知識,類固醇其實是皮膚的最佳消防隊!不過要是發現擦藥超過2週沒改善,務必回診調整治療方案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