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著季節吃對粥!台灣人秋冬必學養生法
天氣轉涼後,阿嬤總會叮嚀「要呷燒ㄟ補身體」,但現代人營養過剩反而要「聰明補」!中醫師最推的山藥木耳粥其實藏著大學問,今天就來揭密怎麼吃最有效~
🌾 四季養生關鍵大不同
季節 | 保養重點 | 推薦食材 |
---|---|---|
春天 | 提升免疫力 | 蔥、韭菜、薑 |
夏天 | 清熱消暑 | 綠豆、薄荷、蓮子 |
秋天 | 潤肺防燥 | 山藥、百合、杏仁 |
冬天 | 暖身補腎 | 黑木耳、芝麻、羊肉 |
為什麼秋冬特別要喝粥?
最近門診常遇到阿公阿嬤抱怨:「腳底冷吱吱,被窩攏煏袂燒」、「咳嗽卡痰咳袂離」,這些其實都是秋燥冬寒的典型症狀!用粥品調養有3大優勢:
- 食材營養完整釋放
- 溫和好吸收不傷胃
- 能搭配藥材增強功效
🍠 山藥粥|顧腸胃又降血糖
▍選材小教室
- 新鮮山藥要挑「鬚根少、切口濕潤」的
- 便祕體質改吃「日本大和芋」較合適
- 市場常見的「紫山藥」補腎效果更強
▍超詳細做法(4人份)
🔥 材料準備:
- 本土山藥 200g(約手掌長)
- 蓬萊米 1.5米杯
- 過濾水 2000c.c.
- 枸杞 1小把
👩🍳 步驟分解:
1. 山藥戴手套削皮,切骰子塊泡鹽水防氧化
2. 米洗淨後冷凍30分鐘(快速煮爛秘訣!)
3. 水滾後下米,大火煮10分鐘攪拌防黏鍋
4. 轉小火加山藥,蓋鍋留縫煮40分鐘
5. 起鍋前5分鐘撒枸杞,糖尿病人可改加海鹽
▍營養師小叮嚀
- 早餐空腹吃吸收最好
- 搭配堅果提升抗氧化力
- 手術後患者要煮到「完全化開」
🍄 木耳粥|血管清道夫這樣吃
▍挑選訣竅
- 乾木耳比新鮮的營養價值高
- 聞起來有酸味可能是燻硫過量
- 泡發後「邊緣完整」才是優質品
▍阿嬤祖傳做法
🔥 材料清單:
- 埔里乾木耳 15g
- 長糯米 1米杯
- 紅棗 8顆(去核不上火)
- 老薑 3薄片
👵 古早味秘方:
1. 木耳冷水泡2小時,剪去硬蒂再切絲
2. 糯米先乾炒至微黃(香氣加倍!)
3. 所有材料入電鍋,外鍋加2杯水
4. 跳起後燜30分鐘,稠度剛剛好
▍食用禁忌要注意
- 月經期間停用防出血過多
- 搭配維生素C食物幫助鐵質吸收
- 甲狀腺亢進者每週限吃1次
🧐 常見QA整理
Q:糖尿病可以天天吃嗎?
A:山藥要取代主食!1碗粥=半碗飯量,建議搭配燙青菜平衡血糖。
Q:怎麼保存最方便?
A:煮好分裝冷凍可放1個月,覆熱時加點開水攪拌,口感一樣綿密。
Q:小孩討厭黏稠感怎麼辦?
A:改用「山藥糙米漿」做法,將煮好的粥用調理機打碎,加點黑糖更順口。
🌟 營養師私房搭配
體質 | 建議加料 | 功效加成 |
---|---|---|
手腳冰冷 | 桂圓肉 | 促進循環 |
長期咳嗽 | 水梨塊 | 潤肺止咳 |
三高族群 | 燕麥片 | 降膽固醇 |
熬夜族 | 百合 | 安神助眠 |
最後提醒大家,養生粥八分飽剛剛好!早上煮一鍋全家共享,暖胃又暖心,快把這篇實用食譜收藏起來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