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吹風就流淚?先看懂「虛冷體質」警訊
每到秋冬騎機車上下班,眼睛就開始「流目油」?中醫師提醒這不只是眼睛敏感,更可能是腎精不足與氣血虛弱的體質表現!尤其40歲後更容易出現,快檢測你是否有這些狀況:
- 手腳整天冰冷暖不起來
- 稍微熬夜就頭暈耳鳴
- 久坐後腰膝酸軟無力
- 眼淚質地偏稀無黏性
淚水失控的關鍵在「腎氣」!3階段惡化過程
- 初期虛損:淚道肌肉遇冷緊縮,暫時性排水不及
- 中期失調:肝腎陰虛導致淚液分泌異常
- 長期虧空:腎精不足影響整體代謝機能
中醫臨床發現,這類患者常合併飛蚊症加重與夜間頻尿症狀,顯示需要從根本調理。
食補黃金組合:一週有感改善菜單
🐖 膠質修復版|元氣豬腳湯
進階做法:選用前蹄部位(筋多肉少),搭配枸杞15克、紅棗5顆,用陶鍋文火慢燉4小時至骨肉分離。起鍋前加米酒50cc引藥性入經絡,每週吃3次連續2週。
原理:豬蹄甲含有天然角蛋白,能強化淚道黏膜彈性。中醫古籍記載其「滋腎水而潤肝燥」,特別適合更年期婦女。
🌿 代謝加強組|海帶黑木耳飲
升級配方:加入乾香菇3朵(需先泡發),用2000cc水熬煮成高湯基底。冷藏後會自然結凍,證明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。
吃法:取2大匙凍狀精華,加熱水沖泡成即飲湯品,早晚各1杯。可依口味加薑絲或白胡椒粉驅寒。
作用:黑木耳含多醣體促進眼部微循環,海帶的褐藻素能幫助代謝廢棄淚液。
🌰 溫補首選|核桃養生粥
秘訣:小米需先乾鍋炒香至微焦,釋放更多胺基酸。加入桂圓肉10克增強補血效果,用黑糖取代飴糖更適合糖尿病患者。
最佳食用時機:作為早餐可溫暖脾胃,睡前2小時食用則有助改善夜間頻尿。
日常保養4要訣
- 出門戴防風鏡,避免冷空氣直衝眼周
- 每天用40°C熱毛巾敷眼3分鐘(早中晚各1次)
- 按摩「承泣穴」(瞳孔正下方骨頭邊緣)與「太谿穴」(內踝後凹陷處)
- 忌食生魚片、冰品等寒涼食物,尤其鼻涕倒流者更需注意
進階調理:若配合八段錦「雙手攀足固腎腰」招式練習,能加速改善腰膝無力症狀。建議每天晨起練習7次,配合深層腹式呼吸。
臨床案例顯示,持續調理3個月後,70%患者不僅流淚改善,連帶記憶力衰退和耳鳴狀況也獲得緩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