🌬️季節交替臉歪危機!搞懂中風與顏面麻痺差別
最近門診常遇到年輕患者慌張問:「醫師我是不是中風了?怎麼早上刷牙嘴角會漏水…」其實冬春濕冷天氣最容易引發「顏面神經罷工」,台灣每年每萬人就有1-2人中招,特別好發在15-45歲族群。
🚨顏面罷工7大警訊
- 半邊臉像被凍住沒知覺
- 眨眼變困難像卡卡的
- 喝飲料從嘴角流出來
- 笑起來法令紋消失
- 耳朵後面隱隱作痛
- 舌頭前段嚐不出味道
- 做表情像臉部抽筋
🆚跟中風最大不同
中醫診所莊醫師強調:「真正中風會手腳沒力+講話大舌頭,單純臉歪八成是顏面神經問題,但建議先掛急診確認喔!」
💊把握2週黃金治療期!中西醫聯手攻略
⏳治療時機超關鍵
- 前3天:西醫類固醇+抗病毒藥
- 2週內:每天針灸效果最佳
- 1個月後:臉部復健運動為主
🧑⚕️中醫美顏針解密
特殊0.16mm超細針直接在臉上「做復健」,像:
- 攢竹穴拉提垂垂眼皮
- 顴髎穴放鬆僵硬蘋果肌
- 地倉穴調整歪斜嘴角 比傳統針灸更不痛,還能刺激臉部微循環!
🌿漢方調理三階段
時期 | 用藥重點 | 常用方劑 |
---|---|---|
急性期 | 驅風散寒 | 葛根湯+川芎茶調散 |
恢復期 | 補氣活血 | 補陽還五湯+丹參 |
後遺期 | 滋養筋脈 | 四物湯+雞血藤 |
👐居家自救3招!每天10分鐘臉部復健
🔥熱敷技巧
- 用40℃濕毛巾敷患側
- 從耳前往嘴角方向輕壓
- 特別加強下關穴位置
👀表情訓練菜單
- 瞪大眼睛撐5秒(練額肌)
- 鼓起腮幫子左右移動(練頰肌)
- 噘嘴發出「嗚~」聲(練口輪匝肌)
🎯6大救命穴位按摩法
👁️眼部肌群
- 攢竹穴:眉頭凹陷處,用指腹往上推
- 太陽穴:眼尾後方一指幅,畫圈按壓
😶顴部肌群
- 顴髎穴:外眼角垂直線與顴骨下緣交會點
- 下關穴:張嘴時耳前凹陷處
👄嘴角肌群
- 地倉穴:嘴角外側半拇指寬
- 頰車穴:咬牙時臉頰鼓起處
❄️預防復發5要點
- 騎車戴全罩式安全帽
- 洗完頭馬上吹乾髮際線
- 避免冷氣直吹後頸部
- 熬夜追劇後喝黃耆枸杞茶
- 冬季圍巾包住耳朵下方
莊醫師提醒:「如果發現臉部不對勁,千萬別用偏方燻臉或亂拔罐!先做簡單表情測試,盡快找專業醫師評估治療喔!」